top of page

60 年傳產談如何打造「能賺又能帶」的永續團隊,在中小企業突圍?

「企業的核心還是營利,有賺錢,才有餘力談永續。」DOMI 綠然執行長連庭凱在《老闆商談室|高雄專場》論壇開場的一句話,點破了無數中小企業主與傳產二代接班人的焦慮:當永續成為國際市場的必修課,中小企業如何跟上趨勢,創造新價值?


這場由 DOMI 綠然主辦、以「傳產 × 中小企業 × 永續轉型」為主題的高雄論壇,特地移師南台灣舉行別具意義。之所以選擇在高雄舉辦,是因為這裡擁有三大關鍵條件:一是製造業根基深厚的中小企業群聚、二是正積極累積實戰經驗的二代接班經營者、三是願意對話、共學的在地社群網絡。這裡不只是南部產業重鎮,更是一座「準備好永續轉型的城市」。

高雄市經濟發展局 林玉霞主任秘書 蒞臨論壇致詞
高雄市經濟發展局 林玉霞主任秘書 蒞臨論壇致詞

沒錢、沒人、沒頭緒?永續轉型該從哪裡開始?

當中小企業在永續轉型的十字路口,最常說的三句話莫過於:「我們沒錢做永續」、「我找不到人推 ESG」、「我不知道怎麼開始、也不知道做了可以幫助公司什麼」。這正是 DOMI綠然 所提出的中小企業轉型三大現實困境 — 沒錢、沒人、沒頭緒。


執行長連庭凱直言,許多中小企業或傳產誤以為永續等於成本、等於交報告、或只是大型企業的事。但實際上,永續不該是無謂的投資、外加的負擔,而是一種讓企業更有韌性與競爭力的營運方式。

DOMI 綠然創辦人連庭凱(Corey)
DOMI 綠然創辦人連庭凱(Corey)

他指出,對於二代接班經營者真正有效的永續轉型應該從「內部驅動」出發,而非為了應付外部規範而做。也因此,DOMI 綠然所推出的「永續商模歷程平台」便是為了解決中小企業「沒錢、沒人、沒頭緒」的問題。這套平台不只提供評估工具,更結合教練機制與共學網絡,陪伴傳產由內部起步,打造能持續運作的永續商業模式。



從 60 年老字號傳產 ,看見永續轉型的關鍵行動

本場論壇最受矚目的案例分享,是來自創立 60 年的傳產中油經銷商 — 祥成行。在董事長邱孟漢(Dio)與總經理邱承漢(Han)兄弟接班後,這家中小企業成為永續轉型的實戰典範,也讓「二代接班」與「傳產轉型」不再只是口號,而是走得穩健的行動歷程。


Han 回憶當初踏上轉型之路時,其實感到茫然與挫折。「我不知道該怎麼開始,心裡有一股熱情,卻總覺得永續太遠、太難。」直到與 DOMI 綠然合作,導入共識營與永續平台裡的各種方案包含永續領導力工作坊、永續體驗的參與,他才意識到:轉型不必一蹴而就,而是從信任開始,逐步建立企業自己的節奏與語言。

祥成行總經理邱承漢(Han)
祥成行總經理邱承漢(Han)

Dio 身為二代接班的中小企業主,將永續轉型核心回歸到「人」,這個歷程包括三種信任的建立:

  • 對內:信任員工。透過大量一對一的對話,了解同仁真正的需求與狀態。「有一天當你離開祥成行,希望你會因穿過這件制服而感到驕傲。」Dio 給團隊的這句話不只是革命情誼,更是一種價值認同。

  • 對外:信任夥伴。「我們本來只是在賣油,但在 DOMI綠然陪跑下,我們看見自己的品牌可以重新被定義,而新的商業價值及機會可以在尋找永續發展策略時被創造。」Dio 強調,找到對的合作夥伴,不只是提供工具,更是給企業心法、方向與勇氣。

  • 對自己:信任方向。 Dio 堅信,只要產品與服務真的有幫助,就值得持續前進。「真正的領導人,是能激發人們幹勁與熱情的人。」他引用稻盛和夫的名言自我期許。

祥成行董事長邱孟漢(Dio)
祥成行董事長邱孟漢(Dio)

「我們像潤滑油,推動事物順利運轉;像溶劑,融化問題找到解法;像燃料,提供動能,也帶來溫暖。」Han 以祥成行的招牌產品自我期許,表示永續就像溶劑,能提供組織彈性與活力。當人的狀態對了,企業永續轉型要推動的方方面面事情就容易多了。這樣的文化質變讓他們切身感受到永續文化逐漸從內而外堆疊及蛻變。


當中小企業人人都「自己動起來」,轉型不再只是老闆一個人的事

(左起)祥成行董事長邱孟漢、總經理邱承漢和 DOMI 創辦人連庭凱
(左起)祥成行董事長邱孟漢、總經理邱承漢和 DOMI 創辦人連庭凱

在 DOMI 綠然的教練陪伴下,祥成行持續舉辦內部共識營,聚攏同仁對於永續發展的想像與理解,也讓同仁看到推動永續發展對於企業經營的重要性以及個人價值的連結。Han 回憶,第一次工作坊絕對是一個轉捩點,讓他驚喜地發現:「原來大家心中早有互利思維,只是過去沒有被好好激發。」


共識營結束後,同仁們開始主動提出流程優化建議,讓中小企業逐步往永續之路邁進,比如以電子郵件取代紙本傳真、減少耗材浪費、重新設計內部表單增加效率。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變化,其實是傳產永續轉型最穩健的開始。


Dio 感性中難掩驕傲地說:「我最大的收穫是,這終於不是我一個人的事了。」從原本的「老闆—員工」階層關係,逐漸走向「平等夥伴」的共創文化,是祥成行永續轉型最核心的進展。


Han 也特別提到,中小企業或傳產面對永續轉型的趨勢時經常有一種無力感:「我們這麼小,能改變什麼?」但在 DOMI 綠然設計的層層問題引導下,大家發現原來經銷商看似渺小、卻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也有明確的受益者真的會因為我們的營運以及在乎而變得更不一樣。


透過品牌重塑,祥成行重新定義「潤滑油」的角色 — 不只是商品,更是中小企業、傳產供應鏈中,讓運作更順暢的關鍵點。



員工心聲:「原來我們在日常就能做到永續」

二代接班的中小企業主,最深有所感的一點,絕對是「永續不該只是老闆在講、員工在聽的單向溝通」,而是可以「由內而外長出來的文化」。永續策略經理梁丹瑜提到,企業推動永續最難的不是技術,而是內部的溝通與轉譯。

祥成行永續暨策略發展部經理 梁丹瑜
祥成行永續暨策略發展部經理 梁丹瑜

她分享:「永續不是一定要挖角來做,而是培養出公司自己的永續專責人才。」只要方法對、語言轉得好,中小企業的每位員工都能參與其中,甚至開始主動「提案」而非「被要求」。


而永續專員任希仁,也用自己熱愛運動與料理的習慣,在公司舉辦「蔬食日」時,主動提議準備碳足跡低的料理給同仁吃。他說:「只要讓大家發現永續就在生活裡,自然不會覺得這件事門檻很高。」

祥成行永續暨策略發展部專員 任希仁
祥成行永續暨策略發展部專員 任希仁

業務經理黃紹慶更是深刻感受到,當永續觀念已經不知不覺變成內化時,跟客戶就會自然而然的分享起來,而吸引來重視這個觀念的新客戶, 也看到公司因為找到永續發展策略,而開始了新的商業機會。 

祥成行業務部經理 黃紹慶
祥成行業務部經理 黃紹慶
祥成行創新專案中心經理 林維岳
祥成行創新專案中心經理 林維岳

從共識營、學習日、流程優化到品牌重塑,這間歷經二代接班、創立 60 年的中小企業用一連串實作告訴大家:永續轉型,不只是政策趨勢,而是讓傳產重新活起來的契機。


結語:沒人 ≠ 沒希望,沒頭緒 ≠ 沒路走

二代接班主為領導的傳產推動永續,不是因為環保而做,而是因為要讓中小企業活得更久、更穩、更好。這場 DOMI綠然 主辦的高雄論壇,透過一場場實戰分享,讓我們看見:

  • 「沒人」不一定要外部挖角,而是由中小企業由內部啟動、建立學習場域

  • 「沒頭緒」不必對資訊照單全收,而是透過永續商模歷程平台的輔導與對話,找出適合傳產的行動邏輯

在永續這條路上,不是每家公司都要成為標竿企業。但只要啟動對了,就能在市場變局中穩住根基、創造韌性,也讓團隊成為真正「能賺、也能帶」的推動者。

想要吸收永續新知

訂閱成功!

聯絡我們

  • Facebook
  • Instagram
  • YouTube
  • LinkedIn
B Corp Movement

COPYRIGHT © 2025 DOMI綠然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